ITIC曲线及具体实现
正 文
ITIC曲线是在CBEMA曲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是在大量试验数据的支持下,根据计算机等信息工业设备对暂态电能质量(主要是电压跌落、上升、短时中断)的抗扰度水平形成的。该曲线是目前评估暂态电能质量事件影响的一个重要依据,被IEEE引用为美国标准(IEEE 446)。那么正确理解ITIC曲线包含的含义显得尤为重要。同时针对于ITIC曲线所实施的抗扰度(PLD Power Lind Disturbance)测试比IEC61000-4-11/13/14/27/28/29更为丰富,更具有实效性。
ITIC曲线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解释
图一为ITIC曲线,该曲线包括了7类典型事件 ,划分为三个电压区域,分别介绍如下:
一)容忍区:
在下述七类事件包围的区域内,设备一般运行性能均能正常发挥
1、稳态电压变化区,该区域内,电压有效值在±10%范围内波动或维持恒定,不至于对设备的运行性能产生任何危害,属于正常的电压变化范围。
2、电压上升(swell),设备可忍受的条件为为:电压有效值上升到额定值的120%,持续0.5秒事件。一般在大负荷切除或其他新电源供电时出现。
3、低频衰减振荡(Low frequency decaying ringwave),当功率因数校正电容投入系统时发生。振荡频率范围一般为200Hz~5KHz(与交流配电系统的谐振频率有关),其暂态幅度一般表示为额定电压峰值的百分数,该暂态过程一般在电压峰值附近发生,出现后半个周波衰减结束。幅值从200Hz时的140%振荡到5KHz时的200%,变化基本与频率成正比(如下图)
4、高频冲击,一般由雷电引起。波形形状等内容ANSI/IEEE C62.41-1991有详细说明(该标准主要规定了设备耐受的瞬态环境,并提供了设备耐受试验用波形)。
5、电压跌落(sag),曲线描述了两种电压跌落事件,跌落幅度以有效值表示。一般由电力系统不同节点大负荷的投入、故障等引起;下跌到80% RMS典型持续时间为10秒钟,下跌到70% RMS典型持续时间为0.5秒钟。
6、电压消失(dropout),一般包括严重的电压跌落及完全的电压中断两类事件。持续时间可达20毫秒;典型原因为故障重合闸过程。可见信息工业对重合闸这一经典的电力系统操作提出了挑战。
二)设备无损坏区,该区域包括电压下跌及中断(容忍曲线的下部)。此种情况下设备的正常功能将不能保证发挥,但不致于对设备自身构成损坏。
三)禁止区(设备损坏区),包括任何电压浪涌或上升事件(容忍曲线上部),一旦到达该区域,ITE设备将被损坏。
|